基因療法突破性技術(shù)進展
日期:2011-07-20 08:12:10
血友病也被稱為皇室病,是一種很典型的遺傳疾病。血友病的發(fā)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液中先天缺乏某種因子,由于血友病目前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人們將基因治療視為根治這一人類遺傳疾病的最終希望。
在最新這篇文章中,Katherine High研究組與Sangamo BioSciences公司的研究人員合作,通過將一個設計出的鋅指DNA-結(jié)合區(qū)域融合到一個核酸內(nèi)切酶上,獲得了鋅指核酸酶(ZFN),從而能利用這些酶在基因組上特定位置誘導雙鏈斷裂,并且在活體中以具有臨床意義的水平刺激基因組編輯,從而誘導高效的基因修正。
由于鋅指核酸酶獨具在染色體上精確定位的優(yōu)勢,而傳統(tǒng)基因療法卻存在插入誘變(insertional mutagenesis)的風險,可能繞過控制基因的正常生物組分,隨機地將替代基因傳遞給不利的位置,引發(fā)意外的基因變化,例如白血病。因此利用這一基因組編輯(genome editing)的技術(shù),基因療法能夠更準確的定位。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采用B型血友?。╤emophilia B)小鼠模型,利用腺病毒相關病毒設計了兩套基因傳遞載體,一種載體攜帶鋅指核酸酶實現(xiàn)基因組剪接,另一種攜帶正常的F9基因(F9基因突變引發(fā)B型血友?。?。這樣將鋅指核酸酶送入到患有乙型血友病的活體實驗鼠的肝臟細胞中,利用第一個載體精確地剪除了細胞DNA中基因序列上發(fā)生變異的部分,在利用第二個載體將一段正確的基因序列送入細胞中,細胞在修復DNA鏈條的同時也就補貼好了正確的基因序列。
研究顯示轉(zhuǎn)基因?qū)嶒炇蟮难嚎稍?4秒內(nèi)快速自行凝結(jié),體內(nèi)相應的凝血物質(zhì)可恢復到正常量的3-7%,經(jīng)過八個月的觀察,其間并無任何毒性反應或者副作用發(fā)生。
這是首次在活體動物體內(nèi)實現(xiàn)基因組編輯技術(shù),因此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雖然在過去20年來,基因療法的進展只相當于5年,但是隨著更多研究的深入開展,相信基因療法未來在臨床中將會越來越成熟。
上一篇: 基因組編輯上的重大突破
下一篇: 454測序揭秘北極海冰中的微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