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因子受體
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是指一類能促進細胞生長、發(fā)育的生物活性多肽物質,它們通過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方式調節(jié)各種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與其他的細胞因子一樣,生長因子對生物的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作用均要通過與高親和的特異性細胞膜受體結合,即為生長因子受體。生長因子有很多種,比如表皮生長因子(EGF)、胰島素(Insulin)、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 (PDGF)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膠質細胞神經營養(yǎng)因子(GDNF)等。不同生長因子的特異性受體是不一樣的,但都跨膜蛋白,而且大多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如圖1)。

圖1. 常見生長因子受體結構
下面以常見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 INSR)為例來具體闡明生長因子受體的結構與功能。
1、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表皮生長因子的細胞外蛋白配體的細胞表面受體。EGFR是ErbB受體家族的四個成員之一,又稱為HER1或ErbB1。EGFR是一種跨膜受體,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屬于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RTKs)。EGFR位于細胞膜表面,靠與配體結合來激活,包括EGF和TGFα。激活后,EGFR由單體轉化為二聚體。EGFR的二聚化作用既包括兩個同種受體分子的結合(同源性二聚作用),也包括人類EGF相關性受體(HER)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不同成員的結合(異源性二聚作用)。EGFR二聚后可以磷酸化并激活它位于細胞內的酪氨酸殘基位點,包括Y992、Y1045、Y1068、Y1148和Y1173等激活位點。這個自磷酸化可以啟動胞內信號傳導(包括MAPK,Akt和JNK通路),經過細胞質中銜接蛋白、酶的級聯(lián)反應,調節(jié)轉錄因子激活基因的轉錄,指導細胞遷移、黏附、增殖、分化、凋亡,且與腫瘤的形成和惡化密切相關。
2、胰島素受體
胰島素受體(INSR),顧名思義,是與胰島素特異性結合的受體,屬于RTK的ò型亞家族。INSR是一個四聚體,由兩個α亞基和兩個β亞基通過二硫鍵連接。兩個α亞基位于細胞質膜的外側,其上有胰島素的結合位點;兩個β亞基是跨膜蛋白,起信號轉導作用。INSR的經典信號通路由與胰島素結合觸發(fā)。胰島素與INSR結合之后,INSR發(fā)生自磷酸化,其酪氨酸激酶活性被激活。后者能夠募集并磷酸化各種底物對接蛋白,例如胰島素受體底物 (IRS) 蛋白家族。磷酸化后的IRS會暴露出結合位點,供眾多信號轉導伴侶結合。其中包括PI3K-AKT信號通路。而PI3K-AKT信號通路則通過對多個下游靶蛋白的激活,調控了葡萄糖轉運、糖原合成以及蛋白質翻譯等細胞生理活動。